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期刊栏目>人代会报告>正文
关于乌兰察布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年1月6日在乌兰察布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0〔〕号   

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大会报告乌兰察布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8337”发展思路、“五个区”发展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狠抓目标任务落实,经济社会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8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1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80元,同比增长1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00元,同比增长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3%

  (一)农牧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积极应对全市农村牧区普遍遭受的严重旱灾,通过扩保灌、调结构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全市粮食作物播种804万亩,马铃薯播种402.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9.9亿斤,马铃薯鲜薯总产量达到68亿斤。设施农业继续稳步发展。继续实施“三增三减”工程,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为主的设施农业,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新增马铃薯种薯面积20万亩,设施马铃薯13万亩。加快百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建设,全市新增冷凉蔬菜22万亩,建成冷凉蔬菜和设施蔬菜标准园22个,蔬菜产业区域特色逐渐显现。规模化养殖不断壮大。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新建改扩建“百千万”标准化养殖场156处。建成农业部挂牌标准示范场9处。全市牲畜总头数802万头(只),与2013年同期基本持平。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强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引进雏鹰、田牧等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全市新增销售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累计达到146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50%。打好“绿色牌”,建立健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地方标准和种养技术规程,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新增认证产品25个,“乌兰察布马铃薯”、“卓资熏鸡”、“丰镇月饼”等为重点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市级以上示范社达到123家,其中,自治区级34家,国家级19家。加快建设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完成投资7.9亿元,引进扶持了民丰薯业、嘉恒农科等八个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促成美国蓝威斯顿公司并购太美薯业,马铃薯产业的市场拓展取得新进展。

  (二)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努力克服工业企业市场低迷、效益下滑、产销不旺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大力实施电力综合政策,建立企业运行“直通车”服务机制,对重点亏损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实行“一对一”承包责任制和“面对面”要素保障机制,多措并举保增长,推动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停产半停产企业由2013年底的151户下降到56户,亏损企业由2013年底的161户下降到129户。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预计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4.2个和1.9个百分点。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始终牢牢抓住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积极招商引资,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卓资伊东氯碱化工、丰镇丰汇甲醇制稳定轻烃一期、四子王华电一期光伏、中旗西北化工一期等重点项目达产达效,丰镇三爱富、万豪、奥特普等氟化工企业与日本吴羽投资公司实现战略重组,集宁京能2×35万千瓦、兴和宏大2×35万千瓦热电、四子王三峡新能源40万千瓦风电、察右后旗蒙维10万吨特种PVA、察右前旗旭峰特种合金二期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全市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5亿元,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9%。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培育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52户。瑞盛新能源负极材料、中加农科燕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等项目通过了评审,争取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900万元。瑞盛新能源公司天然石墨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被评为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华为云计算基地开工建设。能源输出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新增风电并网装机44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装机41万千瓦,电力并网装机总规模达到1140万千瓦。编制完成了全市电力发展规划,与内蒙古能源建设投资集团签订了共同打造千万千瓦级电力能源基地的《能源综合开发框架协议》,能源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13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5亿元,园区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90%。三个沿黄沿线重点工业园区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项,完成投资88.77亿元。察哈尔开发区、丰镇氟化工园区、后旗建材化工园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三)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深入推进“三个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乌兰察布市综合物流园“三线一站一场”建设加快并被列为自治区服务业集聚区。博源煤炭洗选加工等项目有序推进,集宁现代物流园保税物流区呼铁永辉、浩通等煤炭物流项目投入运营。第四届马铃薯展洽会成功举办。西北煤炭电子交易平台试运行,恒信大宗特色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乌兰察布马铃薯电子交易平台上线运营。集宁国际皮革城效益明显提升,土牧尔台制革基地、鑫源通皮件加工孵化园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全市“三个交易中心”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商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维多利城市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商贸综合体项目建成运营,集宁现代国际商贸城、金茂国际购物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多中心、广区域、多层次”的新商业布局体系正加快形成。康泰惠民园等农贸市场项目建成运营,前旗聚源、后旗蒙原、商都北大井等农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全年建成便民连锁超市283家,配送中心23家。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以“一心两翼三大境区”规划为重点,积极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重点围绕凉城旅游打造自治区70周年献礼工程,不断加快中旗辉腾锡勒、卓资红召、四子王格根塔拉、兴和苏木山等重点景区资源整合及建设步伐,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显著提升。我市被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吉祥草原·避暑胜地”、“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总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23%。金融业健康发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8亿元,贷款余额49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8%10.5%,存贷比达到70%,比2013年提高4个百分点。创新“助保贷”、“薯业贷”等金融产品,推进农村牧区惠农取款服务网点建设,积极为“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四)投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面落实“百名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49项,开复工312项,完成投资608亿元,其中,列入自治区调度的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56项,完成投资223亿元。准兴运煤重载高速公路、瑞盛新能源高导热石墨等建设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190亿元。G7京新高速韩家营—呼和浩特段、中旗聚乙烯醇自备电厂等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418亿元。丰镇北方发电厂、岱电三期2×66万千瓦等27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多渠道多领域筹措各类建设资金,2014年全市发改系统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13.9亿元,比去年增加1.27亿元,占全区比重为12%,超过自治区十二个盟市平均水平。积极争取发行债券,集宁区成功发行城投债券12亿元,中小企业增信债发行顺利推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预计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20项,到位资金360亿元。

  (五)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完成了总体规划评估以及各片区控制性详规工作。给排水、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逐步完善。县(市)域村镇体系和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快。进一步拓展城市框架和发展空间,积极争取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旅游城市“五城联创”行动。“三山两河”项目建设深入推进,获得了自治区“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年实施城建项目767项,完成投资152亿元。全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24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65.8万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新建、改建道路管网270公里,硬化道路面积76.9万平方米,新建公园绿化面积5.8万公顷,改造公园面积1079.5公顷,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用水普及率、集中供热覆盖率均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

  (六)生态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绿化工程深入推进。将国家重点工程与地方绿化项目紧密结合,投资26.5亿元完成营造林108万亩,其中,国家重点林业生态项目93万亩,自治区重点区域绿化项目完成1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1.9%。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完成草原生态补奖项目3600万亩。节能减排工作完成目标。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全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目标。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淘汰矿热炉25台,凉城岱海电厂、卓资电厂、丰镇京隆和新丰电厂、集宁华宁电厂等火电机组完成脱硫脱硝改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立体交通网络,集宁南绕城等一批重点公路建成通车,全市新续建公路建设里程达到1791公里,通车验收公路里程达到522公里。建成农村牧区公路942公里,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76%。嘎查村通班车率达到97%。呼张客专完成投资26亿元,支线机场建设基本完工,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凉城县、兴和县、化德县5个旗县已列入自治区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试点,市汽车客运总站投入运营。兴和七家营、卓资隆盛、四子王红格尔三座中型水库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建设。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深入推进,解决1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争取上级农网改造资金7.7亿元,对我市11个旗县市区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和线路工程进行改造,新增变电容量121万千瓦。

  (七)民生各项事业显著改善。“四个一”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36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286人。完成城乡技能培训4.67万人。“乌兰美”被评为全区家政服务十佳企业和九个自治区级劳务品牌之一。百姓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7万套,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3.9万户。新建互助幸福院2410户,累计达到43046户,解决了8万多农村牧区老年人集中养老问题。扶贫攻坚扎实开展。深入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完成了144个村的资金整合项目。全年累计投放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10亿元,对1.4万户贫困农牧户和22家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完成生态移民搬迁3643,1万多人。稳定脱贫10万人。“十个全覆盖”工程深入实施。编制完成了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三年规划和2014年实施方案。2014年,投入资金20亿元,完成115个示范村、315个达标村和506个一般村的“十个全覆盖”任务,惠及农牧民30万人,农村牧区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4万人。城乡低保水平明显提高,五保对象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7300元和3500元,增幅7%19%。孤残儿童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300元和1000元。累计救助城乡低保对象38万多人次,支出救助金额6000多万元,全部实现了“一站式”结算。同时,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家庭子女新生入学每人每年1万元和经济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资助政策,以及常住低收入农牧户冬季每户每年1吨取暖煤补贴政策,全市7225名困难大学生和31.2万户低收入农牧民得到救助。

  (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市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经费增速位列自治区首位。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77.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9.5%以上。本科升学率较上一年提高5个百分点。集宁一中霸王河校区、集宁师院附中、北京八中分校、和顺小学、市直幼儿园等新学校投入使用。新建农村牧区校舍23所。卓资县职业教育集团挂牌成立。在全区率先实现民族学校蒙语授课学生免费教育全覆盖。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提高,加快市中心医院医疗综合楼和中旗中蒙医院等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扩建县乡村医疗卫生场所320个,市第四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凉城县和察右后旗被确定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丰镇市、卓资县和化德县被确定为自治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创新计生优质服务,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农牧民新农合实现农牧区户籍人口全覆盖,参合率达到100%,共为66.7万名患者报销费用5.7亿元,并将全部恶性肿瘤纳入重大疾病补偿范围。文体广电事业加快发展。市博物馆、图书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创作完成大型蒙古剧《长调》。市直文艺团体演出347场,各旗县市区惠民演出756场。全市新建体育场所11个,乡镇苏木健身中心15个。成功组织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等6项大型体育赛事,组建校园足球队252支。取得了全区“十四运”承办权,举办了“体彩杯”迎十四运系列赛。全年建成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基站10座,建成固定电影放映点55个,安装电视户户通12万户。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成绩,察右后旗政府、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巴音嘎查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九)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化改革工作全面启动。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市以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领域改革为重点,分门别类制定方案,开展调研,全力攻坚,有序地推进了135项改革任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了99项,取消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45项。市直39个部门、141项审批服务项目、85名工作人员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联网审批和电子监控实现了全覆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市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市,四子王旗被列入全区唯一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试点旗。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新登记市场主体1.4万户,注册资本184.2亿元。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察右中旗先行开展,四子王旗被自治区确定为完善牧区草原确权承包试点旗。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快,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0万亩,新增草牧场流转面积60万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启动。农信社改革步伐加快,乌兰察布市农商银行、察右前旗农商银行挂牌开业,为农村牧区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稳步推进。印发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了全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意见和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赋予试点旗察右前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61项。区域合作深入推进。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首届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会议签署了《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协议》和文化、旅游、宣传、生态、商贸等多个专项合作协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这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横跨国家三大经济板块的区域合作平台,实现三市抱团融入京津冀的统一发展目标。同时,加强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积极承接三地产业转移,太原重工、冀中能源等在我市投资的风机制造、铁合金生产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京蒙帮扶纵深推进。全年共争取北京帮扶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8968万元,对北京八中分校、乌兰察布京蒙游客中心、化德德美肉羊养殖基地等19个项目进行了帮扶。组织京蒙对口帮扶各领域培训15个班次,参与人数达到759人次。撤销47年的集宁海关重新恢复开关,善丹呼日勒口岸列入自治区向北开放重点口岸规划,设立工作积极推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进程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受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加之自身基础相对薄弱,三次产业结构单一等现状短时期内无法彻底改善,经济运行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并有持续加深趋势;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不强,2014年粮食产量较上年减少3.9亿斤,马铃薯鲜薯总产量减少23亿斤,且马铃薯价格平均下跌0.6/公斤,羊肉价格平均下跌6/公斤,农牧民增收面临严重挑战;实体经济运行困难,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部分企业效益下降或亏损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就业矛盾仍然突出,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等等。受上述问题的影响,2014年有三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没有达到年度预期目标:一是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5%,比计划目标低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农牧业受灾严重影响,一产增加值比去年下降3.5个百分点,受工业企业产销不旺影响,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1%,比计划目标低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我市工业企业多以高载能企业居多,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受国内同行业需求收缩、产能过剩等的影响,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增长乏力,价格走低,效益不佳。2014年,电石、PVC、硅锰、铜精粉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分别较上年下降180元、500元、950元和2000元。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比计划目标低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整体消费倾向偏低,消费意愿不强;集团消费规模缩减。2014年,全市新开工商品房面积同比下降54.4%,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6%

  总的来看,2014年我市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全市上下抢抓经济的劲头不减,在全国全区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企业和市场信心逐步回升,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为2015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结果。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三篇文章”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建设六个基地、培育四大新兴产业,把实现新常态下的新跨越作为重要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加强区域合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降耗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之内。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农牧业,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稳定发展现代农业。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000万亩和800万亩。重点抓好设施农业建设,新增设施蔬菜2万亩,冷凉蔬菜总面积达到80万亩。重点打造前旗和商都两个50平方公里的冷凉蔬菜产业园和草莓、樱桃、葡萄等特色果蔬高产高效精品种植园,各旗县至少建设1处设施果蔬标准园,扶持发展集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采摘园。推动马铃薯种植由商品薯生产为主转型为以脱毒种薯生产为主,以民丰、嘉恒、中加等科研公司为核心,突出抓好种薯繁育体系建设,马铃薯种薯基地达到120万亩,夏波蒂、费乌瑞它、冀张薯等优质专用薯面积达到80万亩。全面落实好玉米、小麦、大豆全覆盖良种,马铃薯良种,农业保险保费,生猪肉鸡补贴等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争取将设施蔬菜列入补贴范围,确保各项惠农惠牧补贴政策落到实处,足额按期兑现,充分调动农牧民种养积极性。

  加快推进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壮大以四子王旗为核心,辐射中旗、后旗等旗县的杜蒙肉羊杂交生产区,新建或改扩建千只以上肉羊养殖园区30个,力争全年出栏肉羊800万只。以凉城、前旗、兴和、丰镇和集宁为重点,扩大园区和家庭牧场养殖规模,引进龙头企业,新建万头奶牛规模养殖场23家,新增奶牛3万头,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80%以上。推行肉牛杂交改良技术,新改扩建百头肉牛养殖园区10个,年出栏肉牛20万头。力促雏鹰集团300万口生猪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打造5个百万口商品猪养殖旗县,实现全市年出栏300万口的目标任务。依托绿蒙远大、林府禽业等肉鸡生产龙头企业,推进肉鸡规模化养殖。积极扶持四子王旗东达500万只獭兔养殖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年内达产达效。

  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以肉羊、皮毛绒、马铃薯、生猪肉鸡为重点,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加强产业化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四子王民贸百万只肉羊深加工项目建设,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全市规模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5家,发展到151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2%。大力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创建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示范社30个。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年内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30个。加快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争取园区建设规划尽快审定实施,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以马铃薯生产加工为特色的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现代农牧业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全市计划实施3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136项。能源方面,重点推进丰电四期2×100万千瓦、后旗中扶2×35万千瓦、内蒙古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2×35万千瓦、后旗贵邦圣泰2×35万千瓦、京能四子王白乃庙2×66万千瓦等5个火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已取得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批复的中旗太重、商都五凌等12项风电项目和已备案的中旗中电投、华电玫瑰营等21项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进程,争取更多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推动能建投、岱电三期、京隆二期等5个火电项目,后旗大唐红牧风电三期、商都华电西井子等5个风电项目年内开工建设。争取四子王三峡新能源、后旗华润五期、前旗国润天能、四子王华能等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建成并网发电,争取集宁京能2×35万千瓦、兴和宏大2×35万千瓦2个热电项目建成投产。年内新增火电装机140万千瓦,风电装机7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20万千瓦。化工方面,重点支持电石化工、煤化工、硅化工和氟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内高水平的精细氟化工产业基地和重要的高端化工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四子王永和新型制冷剂、丰镇丰汇二期20万吨甲醇制轻烃、瑞盛二期石墨深加工、佳辉年产8万吨有机硅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蒙维科技10万吨特种PVC树脂和60万吨废渣综合利用、西北化工硅铬、世纪恒润聚乙烯醇等项目加快建设。争取氟化工、电石化工产能分别达到30万吨和450万吨。冶金建材方面,推动丰镇上泰百万吨不锈钢坯带及深加工、前旗旭峰特种铁合金二期、中旗阿利坦矿业石材加工园区、香港森诺木材产品加工基地项目一期投产达效,加快白乃庙铜业10万吨铜冶炼、化德天成10万吨硅锰合金、前旗木材加工综合示范基地、商都陶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加快云计算产业园区、福瑞健康园等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确保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年内投入使用。大力推进石墨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兴和瑞盛石墨负极材料、兴和兴永碳素等一批创新企业发展,力争石墨碳素系列产品超过100个,综合产能达到30万吨。培育石墨烯、石墨纸、金刚石等高端产品,开发氟化工高性能橡胶系列产品,推动电石化工发展高端涂料、高强纤维等系列终端产品。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通过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羊驼绒服装、石墨碳素、熏鸡、月饼等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平台的规模经济效应。加快自治区“双百亿”工程建设步伐。2015年,在丰镇氟化工、后旗建材化工、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百亿园区的基础上,培育和带动卓资旗下营工业园区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并争取将旗下营园区列入沿黄沿线重点园区。扶持伊东、瑞盛营业收入达到百亿元,填补我市没有“双百亿”企业的空白。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升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开展物流业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继续做大做强煤炭、马铃薯、皮革“三个交易中心”,加快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确保煤炭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马铃薯年交易量达到2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皮革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依托支线机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打造航空港。依托重点物流园区,推进与天津港务集团、二连海关的合作,积极建设集宁保税物流园,大力发展陆港经济,着力打造国家级物流节点和区域性物流中心。重点推进集宁国际商贸城、恩和世纪广场、前旗万和中央广场等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全市商业核心圈和服务业集聚区。继续加快推进农村牧区便民连锁超市全覆盖工程,年内建设连锁超市249家。依托“乌兰美”健康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全市各旗县市区和大同、张家口等周边城市的家政服务网络,确保年培训家政服务员3000人以上。

  提高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以凉城岱海旅游打造成自治区70周年献礼工程为契机,积极开展岱海度假区、格根塔拉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工程和辉腾锡勒旅游区4A级景区创建工程。跟踪推进辉腾锡勒旅游区、后旗火山草原、卓资红召旅游区、二龙山农耕文化影视村等续建整合项目。完善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功能,加快京蒙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年内建成运营。深入挖掘我市察哈尔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重点建设集宁路遗址文化园、绥蒙革命纪念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启动“乌兰察布旅游项目库”建设,加快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完成景区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推动乌大张旅游联盟一体化和全市场营销,全年接待游客力争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以上和22%以上。

  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构建竞争力强、服务高效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努力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模式,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争取兴和农村商业银行年内挂牌开业,其他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完善地方金融风险预警和监控工作机制,增强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2015年,力争各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不低于GDP增速。

  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态。敷设呼—集—京数据专用光纤,建设信息传输高速通道,打造信息物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政务服务等云产业,建设“智慧乌兰察布”。同时要培育科技、文化创意、养老、家庭健康以及法律、财会、工程咨询设计、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态,使服务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四)继续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多领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341项,总投资287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左右。农牧业方面,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新农村新牧区、中小型水库、马铃薯产业、京津风沙源、巩固退耕还林等30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工业方面,巩固发展电力、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华为云计算、瑞盛石墨加工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确保113项新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44亿元。交通方面,积极推进呼和浩特至凉城至丰镇一级公路、白音察干至呼和浩特高速等31项新续建项目。城镇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抓好集宁热力三期、卓资西部天然气、前旗万和中央广场等121项新续建项目。社会民生方面,加快推进市老年病康复专科医院、红海子体育公园、棚户区改造等40项新续建重点项目。生态方面,加大凉城岱海生态园、集宁污水处理厂等6项新续建项目力度。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和生态等领域共完成投资408亿元。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接,加大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力度,确保上级投资额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加快启动民间投资,力争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0%以上。积极协调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逐步提高企业的融资水平和能力。抓好与银行部门的衔接,推进金融扶持经济的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工作新思路,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并开辟招商引资对外网站。积极围绕京津冀、山东、长江流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强化氟化工、硅化工、电石及石墨工业等重点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产业或行业前十强企业。确保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80亿元,其中引进区外资金260亿元。

  启动“项目库建设年”活动。将2015年作为全市项目库建设年,全力抓好项目谋划,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统筹城乡项目等重大行业项目建设,储备一批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项目,发挥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做好城镇规划工作。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全市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规划,完善旗县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各旗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和特色城镇总体规划,统筹衔接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三部规划。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五城联创”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旗县市扩容提质力度,统筹推进城关镇和重点镇建设。实施市政道路管网等重点项目282项,完成投资52亿元。发展绿色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新建建筑总量的20%;保障性住房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绿色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规模化示范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完成旧住宅小区整治,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争取列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凉城县等七个旗县创建自治区园林城镇,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继续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年内完成投资28.5亿元,完成70%以上嘎查村“十个全覆盖”建设任务。加大互助幸福院和养老服务点的建设力度,确保年内解决农村牧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六)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善提升生态环境。继续实施以国家重点林业生态项目为主的防护林建设,年内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27.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42.1万亩,天然林保护11万亩,国家造林补贴项目任务4.4万亩,地方绿化面积15.7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105万亩。进一步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严格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使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500万亩。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乱开滥垦草原和非法征占用草原行为。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按照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用能预算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有序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逐步完成火电机组的脱硫脱硝设施增容改造。实施电力无功补偿等节能技改,建成全市工业能耗监测平台,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全部纳入管理。同时确保新上项目同步建设节能环保设施。以防治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重点,抓好重点行业“三废”治理和烟气脱硫,依法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60%以上。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全市使用国四标准车用柴油,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5748辆。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总规模1235公里,推进科布尔至卓资山、大清河至土牧尔台、卓资山至凉城等17项重点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集宁万益物流综合服务区等9项运输场站项目,开工新建边防公路2项。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力争建设里程2000公里,打通135个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嘎查村通班车率达到100%。加快呼张客专(高铁)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乌大(高铁)项目和兴都铁路项目。确保机场2015年实现通航,推动凉城、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兴和县、化德县5个通用机场开工建设,确保凉城通用机场在自治区70年大庆活动前建成并投入运营,其余4个通用机场在2020年前建成并投入运营。力争卓资隆胜等三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实施集宁西等17项电网和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增容量165万千伏安。做好陕京四线和呼张延天然气管道我市境内建设配合工作,开工建设察丰输气管道工程和兴和县内输气管道工程,继续加快西部天然气旗下营、卓资蒙能、卓资通汇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竣工投用。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多渠道扩大就业。以就业“五项工程”为重点,全力推进“创业就业工程”,加大对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及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实施“金蓝领”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实训培训基地建设力度,新建市级标准化创业园区4个,市级就业实训基地6个。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转移农牧民就业30万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集宁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商都县老年养护院以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城镇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工作,加大慢性病网上直报工作力度,启动重大疾病商业保险运行模式,继续推进和完善21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对参加城乡医疗保险的各类救助对象给予医疗救助。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保障标准,严格执行孤儿、城镇“三无”人员和“三民”的保障标准,提高农村牧区困难群体生活补贴资金。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程。深入推进“三三制”扶贫战略,继续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程,落实领导干部帮扶机制,继续实行“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重点抓好145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资金整合,实现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投放金融贷款17亿元,完成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搬迁3600多户、1万人。全市贫困人口实现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确保10万人稳定脱贫。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市年内计划投资70亿元,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8万套。优先在道路沿线、人口集中、生产要素聚集的乡镇府所在地、村委会所在地、人口相对稳定的较大村庄、城镇和工业园区周边等村庄,率先进行危房改造覆盖和村庄整治,年内计划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3.9万户。加快互助幸福院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全部投入使用。

  强化价格监管工作。按照国家、自治区统一安排,稳步推进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进一步推进水价改革,实行居民阶梯式水价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天然气、成品油和电力价格改革,理顺上下游比价关系。完善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汇总、分析、报告制度。积极推进明码标价,推行明码实价,努力提高明码标价的市场普及率。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拓宽监管方式,加大查处力度,保持市场秩序稳定。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强化收费公示工作,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八)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育“三项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年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2所,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7所。积极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全市民族中小学率先达到自治区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救助制度。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直卫生综合服务大楼一期工程年内投入使用。完成市第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地病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和全市120急救指挥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10个旗县市各建一所以上政府主导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推动基本公共卫生、农村牧区卫生、妇幼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蒙中医药五项重点工作,力争丰镇市、化德县、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和凉城县蒙中医院年内建成投用,完成284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加强等级医院创建活动,市二医院、凉城县医院等五家医院争创二甲,市中心医院争创三甲。

  推动科技文体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大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生猪养殖专家工作站、马铃薯技术研究院、石墨应用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加快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完成文化艺术大院建设,开工乌兰察布群众艺术馆等一批文化场所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室)、“草原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综合能力建设。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争取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年内完成666个“村村响”工程和37部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基站的建设任务。新建市游泳馆、网球馆等体育健身场所,做好自治区十四运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加快足球队伍和后备人才建设,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组织业余足球联赛,举办中蒙俄、乌大张足球邀请赛,建成自治区标准化足球训练基地1个,青少年足球夏令营基地3个。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人口计生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统筹发展妇女儿童、双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

  (九)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发展活力

  努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继续加大经济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力度,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审批事项监管,着力打造规范有序的行政审批环境,审批和服务项目及时办结率分别提高到50%以上和100%。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牧区草场确权承包改革,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立透明诚信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争取兴和农信社挂牌成立农商银行,其他农信社进行增资扩股,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四个一批”典型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各项管理权限尽快下放到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市信用体系建设管理中心,在大型商场全面推行诚信管理模式,将诚信建设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中。构建全市统一信用信息数据库,积极推动“信用乌兰察布”网站的建设,打造全区首个诚信建设平台。

  做好三篇文章,全面推进区域合作。加强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完成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与各分项规划。办好第九届晋冀蒙陕商务合作会议,乌大张名优特新产品展销和产业对接会。完善乌大张协调机制,全面展开产业、生态环境、资源要素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重点探索区域内科技、人才、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流动模式,推动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区、协作区,环渤海城市群的重要开放区。积极融入京津冀。依托我市已列入京津冀协作区的优势,深化京蒙对口帮扶机制,进一步提高产业承载和支撑能力。重点推进与北京大兴区、中关村以及与天津合作园区建设。协助京津地区城市功能疏解、要素外溢,打造面向京津等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基地,成为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与创新合作模式的试验区。积极对接俄蒙欧。充分发挥我市与蒙古、俄罗斯、东欧的通道优势,加快发展金融、煤炭、木材等进口资源加工产业,扩大羊驼绒制品、皮件皮革、农产品在俄蒙市场的份额。积极参与郑州—二连—中欧商贸物流合作,深化闽乌合作,开拓东南亚、俄蒙的通关贸易,积极推进善丹呼日勒口岸建设,通过区域内合作、跨区域合作,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继续做好京蒙帮扶工作。编制完成《京蒙(乌兰察布)对口帮扶合作规划(2016-2020)》,进一步完善京蒙帮扶合作体制机制,做好新一轮互派干部挂职工作。集中帮扶资金,实施重点旗县、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滚动帮扶,把有限的京蒙帮扶资金管好用好,用出效益,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十)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科学引领未来发展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精心编制全市“十三五”规划。深刻把握全市“十三五”时期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十三五”时期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规划项目化、资金化、政策化的具体要求,积极策划重大项目,建立完善“十三五”重大项目库。加大与国家、自治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和重大战略纳入国家、自治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促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和凝聚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的乌兰察布而努力奋斗!

  

主题词:
作者:     浏览次数:0    〖打印〗〖关闭
主办单位: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联系电话:0474-8320105  地址:  邮箱:zwgkb636@163.com  蒙ICP备